【幻覺】萬聖節鬧鬼還是出現幻覺? 身邊朋友出現幻覺要怎樣應對?| 沈君豪醫生

萬聖節「鬧鬼」,特別容易出現幻覺?出現幻聽或幻視等,有可能是精神狀況出現警號。猶記起早前留學女生在台北龍山寺輕生的新聞,其父親指女兒生前突然受幻覺困擾,曾說過「房間內有另一個人」,一度認為「撞鬼」,精神狀況日漸轉差。

究竟當家人或朋友出現幻覺時,我們應該如何伸出援手?

常見幻覺包括幻聽、幻視
幻覺是指當事人在沒有任何外來的刺激或訊號下,對外界產生的一種感知,感覺到一些其實並不存在的事物。幻覺可以在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感觀形式上呈現。常見的幻覺包括幻聽和幻視。
幻聽:周圍沒有聲音或任何音訊,但當事人會聽到有聲音,例如有人在向他說話或有一班人正在說話甚至在談論他。
幻視:看到一些不存在的影像,例如看到有人闖進屋內。

大部分人曾出現「假幻覺」?
曾有位病人向我求助,「我在睡覺醒來時聽到有人向我說話,我是不是出現幻覺了?」。仔細了解後發現這只是一種在半夢半醒時出現,日間清醒時卻完全沒有的經歷。這些現象我們稱之為「假幻覺」,有研究調查顯示,大部分人一生都會經歷過假幻覺。假幻覺是指在朦朧和未清醒的狀態,對外界產生的一種感知,例如聽到有人向他說話、看到影子,但現實中這些東西是不存在的。一般來說,只有在神志清醒時經歷的才稱為幻覺,而這些假幻覺則在清醒時會消失,因此毋須過於擔心。但若幻覺持續出現,則需要去求醫。

幻覺是思覺失調和抑鬱症徵狀
幻覺是思覺失調的核心病徵。思覺失調會影響患者的思想和大腦功能,從而影響患者與現實的聯繫。若患者出現幻覺的同時也有其他症狀,例如被害妄想、覺得被人監視或跟蹤等,則可能是思覺失調的病徵;其他精神問題也會引致幻覺,例如嚴重抑鬱症、狂躁抑鬱症或藥物濫用等。心病還須心藥醫 – 沈君豪醫生

由於幻覺是一種比較抽象的觀念,一般人比較難根據表徵判別那是幻覺與否,需要醫生作專業評估。倘若是幻覺便需要進行詳細檢查,首要排除生理問題引致的原因,包括腦部疾病(例如中風、羊癎症、中樞神經系統毛病、腫瘤等)、內分泌失調、譫妄症等。譫妄症常見於長者上,例如長者在大病後突然變得短暫神志不清醒及有幻覺等。

但一般人並不能根據表徵判別,需要醫生作專業判別。倘若證實有幻覺餸需要進行詳細檢查,排除其他生理問題引致的原因,包括腦部疾病例(羊癎症、中樞神經系統受損)、內分泌失調、譫妄症等。譫妄症常見於長者上,長者在大病後變得神志不清醒。

如何應對幻覺?
最重要是向醫生求診,由醫生作全面評估及診斷,然後按病情需要安排接受心理和藥物治療;若親友能及時察覺,伴陪在患者身邊、並提醒他們準時服藥、定期覆診、多加留意他們有否出現危機,例如出現傷害自己或他人的意念,以致可以及時求助。以上皆能有效協助他們戰勝病患。

其實出現精神或情緒病的徵狀就如傷風感冒的病徵般普遍,作為親友謹記勿以有色眼鏡看待他們。大家應接納並嘗試理解他們的痛苦,這些支援有如強心針,有助病人踏上康復之路!

精神科專科醫生 — 沈君豪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榮譽臨床副教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榮譽臨床副教授

女士經前易暴躁、產生抑鬱情緒    四招緩和情緒!

不少女性經前或來經期間情緒尤其波動,出現焦躁不安和鬱悶等情緒。這些並非女性發脾氣的藉口,而是因為他們正飽受「經前綜合症」或「經前不悅症」困擾。它們對女性的身心有什麼影響?又該如何改善?

「經前綜合症」是什麼?

經前綜合症(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指女性月經來潮前生理和心理出現短暫變化,生理上出現疲勞、胃口變差、失眠、肚子不適(腹痛、腹瀉或便秘)、胸部脹痛等徵狀。由於荷爾蒙變化以致腦部血清素濃度出現轉變,女性的情緒變得波動,出現焦躁、焦慮、抑鬱等情緒。這些徵狀一般在月經來潮前一星期開始出現,經後會逐漸消失。

「經前不悅症」是什麼?

經前不悅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的徵狀與經前綜合症有相似之處,但整體徵狀更為嚴重,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為經前不悅症訂立了一個診斷標準,患者在經前一星期會出現部分明顯的徵狀:

1.情緒波動

2.易怒

3.焦慮

4.抑鬱

5.感到緊張

5.難以集中精神

6.疲勞

7.失去興趣

8.胃口暴增或食慾不振

9.失眠或嗜睡

10.感覺失控

11.胸部脹痛

12.關節疼痛

13.頭痛

以下圖片來源: HK01-健康EASY

以上圖片來源: HK01-健康EASY

這些徵狀經常在月經來潮前出現,在月經來時緩解,經後則得以改善。而這個循環在下一次的月經周期又會再度出現,周而復始一段長時間,部分患者在求診時表示被這些徵狀困擾了數年。

經前不悅症所致的大幅度情緒波動高度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學業和人際關係,嚴重者更會產生自殺傾向。

曾有一名三十多歲的經前不悅症患者,她每逢月經來潮也會情緒低落、發脾氣、對諸事看不順眼、與丈夫惡言相向,因此她和丈夫的關係日漸惡化,更一度面臨離婚的邊緣。幸好她尋求治療,後來才得悉一切是經前不悅症作崇。在接受藥物和心理治療後,腦部血清素恢復平衡,亦學會更多有效方法去管理情緒,而老公亦體諒她的病症,二人關係得以改善,情緒亦平伏了很多。

「經前綜合症」和「經前不悅症」不是抑鬱症

雖然經前綜合症和經前不悅症均會使女性情緒抑鬱,但並不等於患上抑鬱症。抑鬱症患者大部分時間的情緒處於低落,而經前綜合症和經前不悅症患者的抑鬱情緒主要集中在經期前,其他時間的情緒則與平日無異。

有情緒病病史的女性風險較高

若女性曾出現經前綜合症的徵狀,亦會有較高機率演化成經前不悅症。造成經前不悅症的確切原因未明,但相信與荷爾蒙變化有關,有研究顯示可能受以下因素影響:

1.遺傳

若家族成員曾患情緒病、出現經前綜合症或經前不悅症,則有較高風險出現經前綜合症或經前不悅症。

2.吸煙

吸煙會影響荷爾蒙的敏感度。

3.創傷和壓力

經前不悅症可能與過去的創傷和壓力有關,曾患情緒病(例如抑鬱症和焦慮症)的女性有較高風險。

四招緩和不穩情緒

1. 保持生活規律
作息和三餐定時有助保持健康的狀態。

2. 適量運動

建議每週做4至5次半小時的帶氧運動(例如緩步跑、跳舞),有助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肌肉和改善心情。

3. 培養興趣、適量進行社交活動等皆有助促進精神健康

以下圖片來源: HK01-健康EASY

以上圖片來源: HK01-健康EASY

4. 遵守健康飲食原則

避免攝取刺激性食物,例如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飲品、高糖、高鹽、高脂肪的食物;反之,建議多攝取蔬果、高蛋白質、含脂肪、殼物類的食物。

蔬果:青菜、紅蘿蔔

高蛋白質:豆腐、蛋

含脂肪:果仁、乾果

殼物類:麥包、燕麥片

倘若情況仍未有改善,便需向醫護等專業人求助!

不過,經前不悅症與躁鬱症同樣會出現週期性的情緒波動包括易怒及抑鬱,大家應該如何分辨兩者?下一篇文章,我們一同探討躁鬱症與經前不悅症。

精神科專科醫生 — 沈君豪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榮譽臨床副教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榮譽臨床副教授
心病還須心藥醫 : Facebook | YouTube Channel

陳國峰父入院後2天離世 如何處理哀傷? 喪親之痛可引發的抑鬱症 | 沈君豪醫生

上月藝人陳國峰在社交稱遇連串不幸事件,媽媽與自己染疫、爸爸染疫入院後2天不幸離世,他一時間要面對生離死別,同時陷經濟危機的問題。(資料來源: topik)

香港最近疫情再度嚴峻,確診數字不斷上升,當中有患者不幸離世,每日新增死亡人數以百計,累計死亡個案約幾千宗。有不少人與至親,由本來的短暫社交隔離,因染疫亡而變成為永久的分離。在毫無準備下,至親突如其來的「不辭而去」,家人實在感到無能為力、愛莫能助,劇烈的衝擊和失落的情緒,⼀時難以接受和平伏。

Photo by HK01

雖然至親死亡是每個人總有一天都需要面對的,但出乎意料的死亡也許是人生中最難面對的告別。離世的至親縱然「遠去」,但彼此的聯繫卻不會因為死亡而終結。沈君豪醫生提議了一些處理自身哀傷的方法:

-有人選擇不參加喪禮,但其實哀悼儀式有助適應別離
-把未有機會說的話「告訴」逝者,跟他/她道別,並送上最後的祝福
-跟自己信任的人分享哀傷
-以適合自己的方法去抒發情感
-學習珍惜跟親友相處的時間
-開放自己,結識新朋友,擴大社交圈子
-學習新的技能或發掘興趣來適應新的角色
-繼續跟至親保持心靈上的聯繫,例如透過翻閱相片、掃墓
-以逝者的人生觀/價值觀去繼續人生旅程
-逐漸回復生活規律

⾝邊⼈如何幫助患者?⼤家要留意,喪親者是無法突然走出悲傷的,不要勉強要求他們振作起來。他們經歷哀傷及喪親之痛時,實在需要時間處理⼼情和經歷這種悲痛,我們可以陪伴左右,提供適切的⽀援,例如幫忙照顧家⼈及解決⽇常需要,讓他們感受到物⾝邊⼈的關⼼。

個案分享
喪親之痛的確令人一時之間難以接受,沈醫⽣分享一個個案,阿蘭(化名)在短期內經歷了兩次喪親之痛,⾸先⺟親因新冠肺炎去世,然後父親亦因⺟親離世,患上抑鬱症⽽輕⽣。阿蘭在短時間內失去雙親,情緒⼀時難以平伏,結果患上抑鬱症,萌⽣起⾃尋短⾒的想法….阿蘭得到嚴重抑鬱症後,亦試過有輕⽣的舉動,感恩得到親友及社⼯的幫助,靠著信仰想通了,立定決心不將喪親的傷痛帶給其他親⼈,接受治療⽽走出了抑鬱。

喪親之痛引發的抑鬱症
先講講抑鬱症由多個原因引起,與遺傳、童年經歷、與家⼈的關係、性格,個⼈價值觀及思維模式等有關,⽣活上的壓⼒也有機會引起抑鬱症。抑鬱症的程度分為輕、中、重度,臨床上根據國際精神疾病的指引,以病徵數量去具分抑鬱症的程度去作為參考。除此之外,醫⽣亦會視乎病徵的嚴重性及持續性,以及對⽣活的影響程度⽽作出整體評估。

病⼈患上抑鬱症,在臨床上可以有多種表現。基於⾝⼼產⽣的變化,導致⾏為與平日有所不同,最明顯的症狀是食慾不振、失眠、情緒低落、對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等,患者亦會多了負⾯的想法,就如阿蘭的媽媽輕⽣前已出現過⾃殺的想法。

精神科專科醫生 | 中大及港大醫學院榮譽臨床副教授 | 沈君豪醫生

治療⽅⾯,醫⽣會先了解抑鬱症病⼈的病發原因,從⽽對症下藥,服藥可改善抑鬱的疾狀如情緒低落,同時亦需要其他⽅⾯的配合。由於病⼈的⽣活節奏打亂,因此醫⽣會為病⼈整理⽇常⽣活的規律,加上運動及做有興趣的事,從⽽找到對⽣活的掌控和聯繫感。病⼈亦容易有思想陷阱,⼼理治療有助病⼈消除過分⾃責、以偏概全、災難化等的思想模式。醫⽣非常⿎勵社交,讓患者增加⼈與⼈的連繫,感受到朋輩對⾃⼰的關⼼,有助走出陰霾,如有需要不妨伸⼿出來,很多⼈是會願意提供協助的。

下一篇文章,我們一同探究喪親之痛引發的複雜性哀傷

在此祝願陳國峰及家人能慢慢走出喪親之痛。

心病還須心藥醫 : Facebook | YouTube

幽閉恐懼症 | 沈君豪醫生

此圖只供參考,並非下文中的新郎新娘。 (Photos captured from Youtube

一位車禍後患上「幽閉恐懼症」的新娘,在婚禮的切餅儀式中被新郎抓住她後腦勺,把她的頭按進蛋糕,事後新娘極度驚慌失措,亦對新郎的舉止非常失望,最後更於結婚後兩日宣布離婚。新娘患上這種精神健康障礙,她已坦誠地向丈夫表明自己的困難,可是丈夫沒有把妻子的囑咐放在心上,反而利用她的弱點去開玩笑。事件公開後,有網人民說「妻子何必太認真!」也有人說「不只要跟丈夫離婚,還要逮捕他!」

精神科專科醫生沈君豪相信,上述新娘對該情景所產生的恐懼並非她自自己在理智之上可控制得到的。其實恐懼是人害怕時的正常反應,嚴重時更或會氣促、心跳快、顫抖、窒息感等。恐懼本身不是問題,但試想像連入升降機、公眾廁格、試身室都恐懼,就有機會是幽閉恐懼症的表現!說到幽閉恐懼症,你也許會想起電視劇主角乘升降機時方寸大亂的一幕,但劇情往往在主角被拯救後告一段落,現實中的幽閉恐懼症又是如何打亂患者生活?此病成因是什麼?由精神科專科醫生沈君豪逐一講解。

患有幽閉恐懼症的病人K先生平日有駕車,正常行駛時沒特別問題,有日卻碰上大塞車,車輛沿路塞進隧道時,他開始恐慌發作,最後更要衝出車廂,由其他人幫忙照顧,事後隧道工作人員更需要把車輛拖走!

原來不止升降機,隧道都可令幽閉恐懼症發作?精神科專科醫生沈君豪稱,「密閉」通常指封閉或者部分封閉、較為狹窄、與外界相對隔離的環境,基本上任何給予患者這種空間感的場所都有機會引致他們恐慌,「升降機是最普遍,也有不少是怕隧道、飛機,甚至廁格、試身室、旋轉門、躺在磁力共振機內等,還有些人是只怕特定場所,因人而異」。

恐懼突襲感覺要窒息?
病發當下究竟發生什麼事,令患者不得不即時逃離?沈醫生指,在進入令患者恐懼的空間的那刻,甚至可能是想像要進入時,患者會產生很強烈的焦慮及恐慌,擔心情況失控,例如自己會暈倒甚至死亡,因而引發一系列症狀:

輕微:心跳快、手震、冒汗等

嚴重:經歷恐懼突襲(panic attack),出現胸悶、手腳麻痺、耳鳴等,甚至產生快要窒息、暈倒的感覺

但沈醫生指,症狀很多時是情緖造成,而並非身體出了問題。因為驚恐會令呼吸變得又短又快,甚至過度換氣(hyperventilate),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下降,產生暈眩等症狀,「愈驚就呼吸得愈急,症狀就愈強烈,一般不會真的暈倒,因為血中仍夠氧」。

Chinese researchers say a stressful job may kill you, especially if you're  a woman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分辨正常害怕及幽閉恐懼症
人碰上害怕的事物時覺得驚慌實屬正常,偶爾反應激烈點也並非不可能,要如何判斷是正常的害怕,抑或是患幽閉恐懼症?沈醫生解釋,診斷幽閉恐懼症主要看以下五點(按圖):

  1. 對密閉空間產生的焦慮或驚恐是強烈(超出正常程度)且持續(如每次)
  2. 出現的焦慮或驚恐不合理,例如明明是危險性低的情況,卻覺得危險
  3. 對密閉空間產生強烈的逃避心態
  4. 情況維持超過六個月
  5. 日常生活功能受損,例如無法乘升降機回家、乘交通工具上班等

逃避心態最關鍵!

原來,幽閉恐懼症的症狀通常在發作首十分鐘最激烈,多數在半小時內消散,可以說是忍一忍就過,但對患者而言卻近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迫切想逃離現場,沈醫生指這正是造成幽閉恐懼症的關鍵原因之一。

「因為逃避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即時解脫的方法,但也令他們沒有機會經歷及學習到其實不會有事,以致患者無法推翻內心既定的想法,令這種不合理的焦慮及驚恐一直延續。」

童年被罰關黑房影響深遠

幽閉恐懼症成因較常見與童年遭遇有關,沈醫生舉例指,父親或母親患有此病症,有機會是成因之一,「自小見父母一乘升降機就驚,會留下升降機是很危險的印象,變成條件反射」;另也常見是小時候曾受創傷、虐待,「例如曾經被罰關在黑房一段長時間,這種案例在臨床上並不少見」。

沈醫生提醒,患者中不少同時患有焦慮症、情緒病如抑鬱症,部分更會濫藥、酗酒,「如果沒去求助,就會用自己的方法應對,有時可能會選擇了幫倒忙的方法」,不能輕視!他續稱,其實透過行為及心理治療,並適當地利用藥物減輕症狀,重拾正常生活絕對可能。

應對幽閉恐懼發作六大原則
不過,許多可能引起幽閉恐懼症發作的場所在生活中難以完全避開。因此,接受治療的同時,沈醫生建議患者和身邊的人都記下處理病發的原則(按圖):

  1. 不要與驚恐對抗,例如刻意壓制症狀,反而會令注意力更集中在症狀上,拖長發作時間
  2. 先找一個安全的地方休息
  3. 嘗試慢且深地呼吸,既可調節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減輕其他症狀;又有助擴張橫隔膜,刺激迷走神經(Vagus nerve),減輕焦慮、心跳等問題
  4. 回想過去病發經驗、專家意見等,來說服自己這個狀態一定會過去
  5. 把集中力轉移至正面、平和的東西上,可以是音樂、影像、畫面,甚至想像
  6. 告訴自己並不會有生命危險

回顧上述新娘於婚禮當日,在毫無預計的情況底下,整塊臉孔突然被厚厚的蛋糕封閉,患有「幽閉恐懼症」的她當然會感受到強烈的恐懼感和驚慌。希望各人對患者帶有同理心,更不應將之當作遊戲玩弄患者!

閱讀更多文章
https://drshamkh.medium.com/
https://drshamkwanho.wordpress.com/

https://www.facebook.com/dr.shamkh 

精神科專科醫生—沈君豪

第五波疫下再停課 SEN家庭壓力爆煲  照顧者可以怎樣做? ?

政府公佈學校繼續停止面授課堂至2月21日,不少特殊教育需要(SEN)家庭受影響,包括停課期間SEN兒童訓練和學習服務停頓、學習能力倒退、負面情緒和行為問題加劇。SEN兒童的基層家長更加欠缺支援,心理壓力無處釋放。過去社協有調查指,不少家長自去年疫情開始產生擔憂,包括物資不足、擔心感染等,也有不少照顧者精神於去年疫情期間處於崩潰邊緣,受訪者當中有超過兩成的家長需要服用精神科藥物(如安眠藥),逾八成照顧者曾有自殺念頭,還有家長體罰子女,甚至持刀脅孩,疫情下此類家庭的心理健康更加值得關注。

照顧SEN兒童實在不容易,家長/照顧者可以怎樣做? ?

1.     由我做起

•想想有多久沒自己的私人空間?

照顧子女絕非易事,每天營營役役安排家務、孩子、家人,以及膳食,你有給自己一點私人空間嗎?你的興趣和專長,有多久沒大展伸手?與親朋好友,多久沒往來?為自己、為家庭紓壓,不妨每天給自己至少20至30分鐘私人時間,將手上的工作和心中的憂慮放下,讓身心靈休息放鬆;有信仰的話,不妨善用這些時間禱告或念經。

個案分享:一位媽媽為照顧SEN兒子身心極疲乏,罹患抑鬱症。醫生在心理治療期間發現她喜歡栽種,,亦對心理學頗具興趣。經鼓勵下,這位媽媽決心報讀網上心理學課程和花藝課程,每周花約4小時上課、處理功課及練習等。有了放鬆心情和自我增值的機會,她尋回個人空間和興趣,病情有所改善,管教方式更顯靈活。媽媽為理想奮鬥,,兒子的學習主動和動力不但受到感染,且更懂尊重和珍惜這樣的媽媽。這就是雙贏!

•自我鼓勵和欣賞

建議家長找一張最溫馨的家庭照,寫上為自己打氣的話,放在當眼位置或設定成電話或電腦螢幕背景。感到氣餒時,不妨細看回味,為自己充充電、打打氣。調節好自己的情緒狀態,再着手解決子女的問題,才能達至理想的管教效果。

•調整管教信念及態度

一位家長稱因發現子女有太多問題,必須即時處理和管教,疫情期間屋企變成困獸鬥!誰不想子女好學又懂性,惟過分心急只會適得其反。家長宜多與子女溝通,嘗試調整並接納對子女的期望和要求。家長應稱讚和鼓勵子女的努力取代嘮叨,來肯定子女的自我價值,提升他們的動力和自尊心。

2. 由家庭出發

•與家人協調分工抗疫的非常時期,家長應不時其他家中照顧者多溝通,互體諒、協調管教和分工,各司其職,共同解決子女管教問題。

3. 善用社區資源

•與學校保持緊密溝通

透過與教師保持溝通,多方面了解子女的行為及能力。家校共同探討處理問題的方法。

•適時尋求支援

社區有不少支援機構為家長提供協助,如託兒服務、照顧者支援服務、家長互助組織等。適時尋求協助,建立支援網絡。

精神科專科醫生 | 沈君豪

閱讀更多文章
https://drshamkh.medium.com/;
https://drshamkwanho.wordpress.com/ 
https://www.facebook.com/dr.shamkh 

母乳餵哺是雙面刃? 助建立親子關係卻暗藏產後抑鬱風險 | 沈君豪醫生

「母乳餵哺,健康人生第一步」這句口號琅琅上口,相信大家都聽過。母乳餵哺的宣傳熾熱,近年提供餵哺設備的公共育嬰室、母乳餵哺友善工作間亦增加不少。餵哺母乳有助強壯嬰兒和媽媽的身體外,竟與情緒健康有關?

餵哺母乳有助減嬰兒患病風險

近日香港營養學會進行一項問卷調查,發現只有約14%媽媽知道母乳具防敏功效。其實母乳餵哺可提供最充足且均衡的營養,為預防敏感的最佳方法。除此以外,透過母乳可將許多抗體提供給嬰兒、增強嬰兒的免疫力,降低他們感染病菌的機率,媽媽毋須過於擔心子女的健康。

媽媽會因而認為自己將最好的東西傳給子女,能夠健康成長,繼而產生成功感和滿足感,對情緒有正面積極的影響。在餵哺過程中,媽媽和嬰兒親密的身體接觸、荷爾蒙分泌也有助與嬰兒建立依附關係。

或對情緒有負面影緒?

曾有一名媽媽因無法餵哺母乳而感到自責和內疚,緊張情緒影響幫助上奶的荷爾蒙分泌,形成惡性循環。她變得焦急、難以入睡並自覺無法盡母親的責任,因此想耗盡自己,在其他方面補償嬰兒,例如減少休息時間,用以留意嬰兒的一舉一動。缺乏休息的她出現精神疲勞、覺得自己不配做媽媽和太太、甚至出現自殺傾向,她最後診斷為嚴重的產後抑鬱症,需要住院。

推崇母乳餵哺的確能增加大眾的認識,不過一旦媽媽的身體條件不容許餵哺母乳,會產生失落和內疚感,認為自己未能盡母親的責任,鑽牛角尖的話會陷入負面思考的漩渦,可形成產後抑鬱症。

產後抑鬱症與一般抑鬱症徵狀類似,惟具時間性,媽媽在產後4至6星期內較易患上抑鬱症,而徵狀與嬰兒有莫大關係。

Premium Photo | Beautiful mother is playing with her newborn baby in the  bedroom.
媽媽如果給自己太大壓力,會增加患上產後抑鬱的可能 (Photo by Freepik)

產後抑鬱症的常見徵狀

1.持續情緒低落、沮喪

2.感到憂慮

3.無故哭泣

4.對事物失去興趣、動力

5.容易焦急、忟憎、發怒

6.感到自責

7.疲乏

8.沒有胃口

9.失眠

10.反應遲鈍和心神恍惚

11.難以作出決定

12.擔心孩子或逃避接觸與孩子有關的事物

13.感到一事無成

14.嚴重會有思覺失調徵狀,例如出現妄想、甚至覺得嬰兒出生是負面、出現傷害嬰兒的念頭、自殺傾向

餵哺母乳的壓力可致產後抑鬱症,但值得注意,造成產後抑鬱症的因素眾多,突如其來的創傷、家族精神病史也是高危因素之一。

造成產後抑鬱症的高危因素:

1.家族病史,家中成員(曾)患抑鬱症或具其他精神健康問題

2.曾患抑鬱症

3.沒有生育計劃,例如未婚或未成年媽媽

4.懷孕期間遇到極大打擊的事件,例如親人去世、失業等

5.人際關係改變,例如婚姻破裂、婆媳關係惡劣

6.經濟困難

7.生產時出現困難,例如失血過多、難產

8.產後缺乏支援

9.嬰兒早產或出現健康問題

10.因母乳餵哺影響休息時間,睡眠質素和精神不足可影響情緒健康

產後抑鬱症更會影響親子關係,很多研究證實當媽媽的情緒狀態較差,容易失去動力、興趣和體力與子女建立有質素的關係。她們會忙於照顧嬰兒的生理需要或陷入情緒低谷,無暇與嬰兒玩耍和進行情感交流。

幸好,那名媽媽在治療期間得到親友照料,並適當地與嬰兒相處,加上配合藥物和心理治療雙管齊下,於數星期後漸漸康復。

如何緩解媽媽的壓力?

身邊人支持雖然重要,但走出情緒低谷仍需要媽媽「自救」!

一. 由我做起

1.靜下來想想多久沒有享受私人空間

餵哺母乳需花大量心力和時間,每分每秒都花在照顧嬰兒上會令人喘不過氣。為自己、家庭和嬰兒,每天給自己20至30分鐘以上的私人時間,享受只屬於你的「Me time」有助減壓。你可以待嬰兒睡覺時,把握時間做自己的愛做的活動、產後收肚運動、興趣或與朋友談天、閱讀、泡熱水浴、多聽音樂和燃點香薰也有助減壓。有信仰的媽媽也可以善用這些時間禱告或念經,讓身心靈放鬆。

建議活動:靜觀呼吸練習平復情緒

而靜觀呼吸練習亦是不錯的選擇,通常可以一天做一次或以上,每次15至20分鐘,按需要可以調校時間,長短皆可。

靜觀呼吸練習的步驟:

1.找一個安靜的位置,坐下,背部垂直,離開椅背,保持舒服的坐姿

2.感受身體跟地板、椅子接觸的感覺

3.將注意力逐漸移到腹部,感覺受一吸一呼之間,腹部的變化

4.留心吸氣時,肚皮微微張開、呼氣時肚皮微微收縮的感覺

5.毋需用任何方法控制呼吸,只要順其自然

注意:雖然會不斷的分心,但無論分心多少次,每次察覺到分了心,就可以輕輕提醒自己,回到當下,重新留心呼吸,以及腹部變化的感覺

2. 自我鼓勵和欣賞

縱使嬰兒不會言語,但會感愛到媽媽的臉部表情和心理狀態,情緒良好有助建立良好親子關係。媽媽可以張貼與嬰兒和另一半的溫馨合照在當眼處,或設定為電話螢幕背景。在失意和沮喪時回味,有如充電打氣的力量,幫自己打打氣,調節好自己的情緒。

3.調整餵哺母乳的信念及態度

餵哺母乳不一定適合所有媽媽,媽媽應衡量該否餵哺母乳,應縱觀媽媽的身體、情緒狀態和家人支援再考慮,而一般可分三種情況:

第一種:媽媽很堅強,家庭給予百分百支援

鼓勵媽媽繼續餵哺母乳

第二類:媽媽的支援雖然不足,有時由自己、工人或親人幫忙餵哺,但仍堅持餵哺

建議日間由媽媽供應母乳,夜間則由家人或工人沖調奶粉

第三類:媽媽生產時辛苦、單親媽媽、沒有足夠支援並感到心力交瘁

建議媽媽以緩和情緒為重,改為沖調奶粉

4.觀看顏色減壓

另外,顏色減壓也有助減壓。媽媽可因應個人喜好,觀看你認為能帶給自己舒服感覺的顏色。一般而言,暖色系例如橙、紅、黃色較易帶給人舒緩的感覺,綠色亦是普遍的選擇之一。

5.適量進食減壓食物

食物方面,黑朱古力含可可鹼,有助減低憂慮及令人產生舒暢感;萃乙胺可剌激腦部分泌安多芬,同樣有使人輕鬆愉快的效用;莓類如草莓、藍莓及紅莓等含豐富的抗氧化成分,能擊退遊離基,修復細胞及去氧核糖核酸,而當中的花青素也有助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助提神及增加愉快感;亞麻籽油、三文魚及沙甸魚等都含奧米加3脂肪酸。奧米加3脂肪酸是製造腦神經細胞的主要元素之一,有助增加血清素和多巴胺的製造,不但能改善情緒,更能舒緩體內炎症。

其實助減壓的食物還有很多,包括綠葉蔬菜、奇亞籽、肝臟、全穀類食物、肉類、牛奶、豆腐等。

*按適量的分量進食,不要過量進食以免適得其反

二. 由家庭出發

身邊的先生和家人擔當很重要的角色,媽媽尤其需要他們的支援和陪伴。家人應與媽媽多協調溝通,各司其職和分工。

首先,應該多留意太太的生理變化、汲取育兒的知識,以增加理解和同理心,達致「多配合,少誤會」。因為產後抑鬱症的媽媽情緒較敏感,可能會較易將說話扭曲成負面訊息。

其次,先生應有積極的態度,安排時間與太太單獨相處,多進行深入的溝通和主動關心她,讓她分享擔心或感到開心的事情。

在環境方面,許可的話先生應適當分擔家務,並在懷孕期間避免改變家裡環境,例如搬屋。

三. 善用社區資源

社區有不少支援機構為媽媽提供協助,例如「樂意聽」電話專線,有信仰人士可向教會職員傾吐

最後,如長時間情緒低落超過兩星期,便應盡快尋求協助!

精神科專科醫生 | 沈君豪

閱讀更多文章

https://drshamkh.medium.com/
https://drshamkwanho.wordpress.com/ 
https://www.facebook.com/dr.shamkh
 https://medicalinspire.com/web/posts/author/adrian-sham/

兩度經歷喪親之痛  智叔太太敏兒跟友好聚會展笑容 什麼是 持續性複雜哀慟疾患 ?|沈君豪醫生

廖啟智(智叔)剛本年 3 月因癌病返回天家,令不少認識智叔的朋友及觀眾很不捨。日前智叔太太陳敏兒與一眾好友聚會,在相片中展露笑顏,大家也頓時為她的難關鬆一口氣。雖然筆者本人不認識陳敏兒,但知道她有堅定的信仰,亦有保持社交,相信她正一步一步走出喪親之痛。

從信仰發出的平安與恩典 | 基督教週報

其實至親離世,作為家人必然非常哀痛不捨。有些人喪失至親後多年仍不斷懷念死者,以至影響正常的社交生活,便要多加留意!精神科專科醫生沈君豪指,倘若喪親後哀傷心情未隨時間過去遂漸減退,並持續超過半年以上無法緩和,便有機會是屬於「持續性複雜哀慟疾患」,這種情況有別於一般的哀傷,是需要接受治療的。喪偶或子女去世的人士較難接受親人不在的現實,有喪子二十多年的父母哀傷程度不減。

苦思離世至親 影響社交生活
外國數據顯示,喪親者中,大概有7%的人士會患上複雜性哀傷。沈醫生估計,本港每年四萬宗死亡個案,以每名死者有四名親屬計,持續性複雜哀慟疾患患者每年可高達一萬人,問題不容忽視。患者會持續並強烈地想念死者,無法接受去世的事實,覺得失去死者,如同失去人生價值。更會因害怕談及死者生前逸事,而拒絕與親友見面。以往常與死者同遊的地方,亦不敢再去,因而將自己孤立起來,生活如行屍走肉般。

喪偶喪子女較嚴重
相信大家還記得敏兒也有喪子的經歷。其實研究顯示,喪偶或失去子女的父母哀傷程度較嚴重。一名四十多歲母親因二十多年前沒理會家中一個櫃的櫃腳破舊,其後倒下不幸將年幼兒子壓死。她一直因「害死兒子」而感內疚,患上抑鬱症。另有一名與女兒關係特別親密的六十多歲母親,女兒於十年前因病去世,她頓失倚靠。十年來,這位母親不單在房間掛上女兒遺照,更每日為女兒倒一杯水。經了解下才得悉她女兒去世前曾表示感到口渴,但當時醫生指病人不可喝水,母親因無法達成女兒臨終心願,故每日倒水給去世女兒,藉以希望「為個女做番啲嘢」。很多時,這些患者拒絕接觸外界,亦不主動求助,因長時間活在痛苦中,日常生活難免受影響,直至身體不適求診才被發現。該名失去女兒的母親因長期難入睡和疲倦,到普通科門診求醫,醫生發覺她愁眉苦臉,引導她講出心聲,才發現她喪女心結未解,轉介精神科跟進。因此,此類個案有賴家庭醫生或患者親友發現。

哀傷治療 助解鬱結
為助患者走出傷痛,沈醫生早於2011-2014年掛美接受複雜性哀傷治療(Complicated Grief Treatment)之培訓,多年來為持續性複雜哀慟疾患患者提供針對性的心理治療。在治療中,醫生會先評估患者喪親的經歷、與離世親人的關係史,喪親者的思維模式,例如較常見的過分自責,「如果…就不會…」等的思想陷阱,以及其生活模式中出現的問題等,透過心理治療讓患者解開哀傷過程中的糾結、接受親人去世的事實,而治療重點就是重新建構與離世者的關係連結。有需要時會邀請患者家人共同參與,協助患者重建正常生活和重整人生目標。

精神科專科醫生—沈君豪

閱讀更多文章
https://drshamkh.medium.com/
https://drshamkwanho.wordpr
ess.com/ https://www.facebook.com/dr.shamkh https://medicalinspire.com/web/posts/author/adrian-sham/

什麼是遊戲治療?

遊戲治療是心理治療的其中一種,主要目標是幫助難以表達自己或情緒的兒童,透過遊戲來表達自己,幫助他們解決情緒和心理狀況。

孩子們經常用遊戲來表達自己和探索世界,而遊戲治療正是利用這一點。遊戲治療主要用於3 至 12 歲的兒童。遊戲治療師會在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下,使用各種兒童喜歡的遊戲活動,與兒童建立互信互動的關係,引領兒童進行治療,讓他們最安舒地表達自己。

遊戲治療的種類:

遊戲治療主要有兩種形式: 

  1. 指導性遊戲治療:過程中,遊戲治療師為兒童設計和準備適切的活動,並給具體的指令,引導孩子完成有指導性的遊戲活動。指導性遊戲治療能幫助他們表達自己,提升自我理解
  2. 非指導性遊戲療法:此形式「以兒童為本」,以貼近孩子本性的心理治療,治療師會讓孩子自由選擇遊戲活動,讓他們在有限的干擾下表達自己,會過程中治療師會以不同方式表達真誠的關懷(陪伴)和同理心(明白、接納)。

技巧: 

在遊戲治療期間可以應用許多不同的技巧。治療期間使用的技巧,取決於孩子的需求以及他們覺得使用哪種遊戲媒介最舒服。

一對一的形式進行的遊戲治療通常持續約45— 60分鐘。在遊戲治療期間,治療師將為孩子創造一個舒適安全的遊戲環境,然後治療師將觀察孩子與提供的玩具的互動。

當孩子在遊戲室裡感到自在,治療師將適當地引入針對孩子正在處理的問題的遊戲活動。遊戲治療師一般使用以下玩具及遊戲工具: 

  • 藝術和手藝
  • 玩沙遊 
  • 唱歌、音樂、樂器
  • 玩偶、面具、積木、粘土
  • 角色扮演、捉迷藏、舞蹈和動作

遊戲治療可以提供什麼幫助?

遊戲治療對那些難以以積極和健康的方式交流或表達自己的人特別有益處。

被虐待或經歷過極度創傷事件的兒童可能會從遊戲治療中受益,以恢復他們生活的自信。患有某些妨礙他們情緒和社交表達的兒童,也能從遊戲治療中受益。

這些可能包括有行為問題或學習障礙的兒童。遊戲治療能幫助以下被困擾的兒童:

  • 自閉症譜系障礙(ASD)
  •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ADHD)
  • 抑鬱、焦慮不安、壓力、睡眠問題
  • 哀傷、喪親
  • 心理創傷 
  • 性虐待、身體或精神虐待
Photo by Austin Pacheco on Unsplash

遊戲治療的好處

人們通常對遊戲治療及其所帶來的好處不屑一顧。憂心忡忡的父母常很難理解他們的孩子如何從「玩耍」中得到幫助。以下是遊戲治療的一些好處:

  • 讓語言能力弱的孩子通過遊戲來表達自己的內在經歷、需要和感受
  • 創造一個特定時間及空間,容許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和模式,使用他們喜歡的玩具和媒介進行遊戲,有異於傳統的心理治療形式
  • 幫助孩子們理解自己的情緒,尤其當他們這樣做時曾遇到困難
  • 幫助孩子逐步建立溝通和社交能力,提升自我理解、情緒調適
  • 學習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加強自我控制能力

有效的遊戲治療並非單單承托兒童,而是審視家庭關係, 幫助家庭成員, 以恰當的態度和語言承托和支持小朋友。

有關遊戲治療的研究

在 2009 年對攻擊性兒童進行遊戲治療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一組有攻擊行為史的學生分為兩組。一組接受遊戲治療(實驗組),另一組作為對照組(control group)。3在研究結束時,研究人員發現,與對照組兒童相比,接受遊戲治療的兒童在攻擊性行為方面有顯著改善。

2005 年對 1953 年至 2000 年間進行的 93 項關於兒童遊戲治療有效性的研究的分析也支持了這一理論,即它是一種有效的兒童治療方法。審查發現,這種形式的治療產生了理想的效果,當孩子的父母參與治療時效果更佳。它還發現,這種治療形式似乎對不同年齡和性別的人都有效。

家長的疑惑 

雖然遊戲治療有不少好處,治療的效果某程度上取決於治療師的個人經驗及能力,因此選擇合適的遊戲治療師至關重要。

要有理想的治療果效,遊戲治療師通常會先與父母、監護人和孩子進行諮詢,遊戲治療師亦須用充分的時間了解孩子的狀況及需要。按情況而定,遊戲治療師也會為家長提供建議,以輔助家長在生活中針對孩子所面對的狀況作出有效的協助和支援。

雖然遊戲治療對上述兒童帶來幫助,但穩定的家庭狀況、協調的夫婦、正向的親職教育及管教技巧,是最能幫助兒童健康成長。

如何開始 

如果家長認為孩子可能會從遊戲治療中受益,便應該開始與有執照進行兒童遊戲治療的治療師聯繫。遊戲治療通常需要進行遊戲治療歷時十多節不等,視乎幼兒/兒童及家庭需要,及治療進展而定。

香港的遊戲治療師

在香港提供服務的專業遊戲治療師通常獲British Association of Play Therapy (BAPT)、Play Therapy UK (PTUK)、Play Therapy International (PTI) 或Association for Play Therapy (APT) 所認可的遊戲治療培訓計劃頒發認證。

資料來源: Centre for Play Therapy,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Very Well Mind

閱讀更多文章
https://drshamkh.medium.com/
https://drshamkwanho.wordpr
ess.com/ https://www.facebook.com/dr.shamkh https://medicalinspire.com/web/posts/author/adrian-sham/

精神科專科醫生—沈君豪

殺人鯨被圈養40年 疑似自殘被拍下 社交為何如此重要? | 沈君豪醫生

無意中看到這則有關「殺人鯨自殘」的新聞,雖未證實該行為是否跟其40年孤獨生活有關,但這可讓我想到社交對人類也是非常重要!一項研究顯示,居住人口稀少的地方抑鬱症比率較高…..

由於人是群居動物,由嬰孩時期開始已需要關懷愛護,有研究指出,「社交」是人很重要的需求,即使小朋友有三餐溫飽、有安全的居所,如果沒有依附的對象,缺乏身體接觸時,幼童都難以健康地成長,出現生長遲緩(failure to thrive)。

人類自嬰孩時期已經需要與父母建立依附關係,從肯定自己、學習、摸索自我價值,甚至與人相處,都是從依附關係中建立而來。依附關係需要照顧者與他們一起建立,嬰幼兒以父母為他們的安全地帶 (secure base),從中獲得安全感,再而去探索世界。所以依附關係對小朋友成長尤其重要,幫助小朋友認識自己及肯定自我價值,以及建立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模式。

近年疫情從多方面影響群體生活,亦顯得社交更為重要,此困境是大家共同面對的壓力(collective stress)。由於人是透過社交分享情緒、焦慮徬徨的感覺,我們從中感受到旁人的認同、安慰及肯定,人與人之間亦可透過互相分享而產生新的想法,有互相幫助的感覺,而不是孤單一人去面對,可見群體生活對於面對集體壓力更為重要,所以近年社交隔離的生活令人失去社交生活,因此有機會影響到情緒。

Photo by Shutterstock

另外,群體生活在生活上的互相影響及分工亦扮演重要的角色,由於每人都各有所長及強項,我們可以借助別人的力量及專長去滿足自己的需要,例如筆者是位醫生,當患者有情緒或精神困擾時可求助於我;如果我的診所需要裝潢,我可以找室內設計師幫忙。因此人類是互相依賴,互相幫助的群體,透過在群體中發揮自己所長,獲得個人的地位、認同感、成功感,以及滿足感,從互動得到安全感,因而解釋到,為何適當的社交,對於心靈健康有益。

你有沒有抑鬱症?回答9條簡單的問題,就可以知道自己有多大機會患有抑鬱症。

精神科專科醫生 — 沈君豪

閱讀更多文章
https://drshamkh.medium.com/
https://drshamkwanho.wordpr
ess.com/ https://www.facebook.com/dr.shamkh https://medicalinspire.com/web/posts/author/adrian-sham/

多位明星曾患驚恐症 如身體警鐘誤鳴 與童年有關? | 沈君豪醫生

一般情況下,當人遇到危險情況時,例如家中起火,都會逃跑及有害怕的反應,這是源於人面對外界壓力時,身體會作出正常的生理反應,如呼吸急促及心跳等,此生理反應名為「戰鬥或逃跑」(fight-or-flight response),身體似是響起警鐘般應對危機。

可是,有些人會在不明原由下突然極度驚慌,不斷出現「恐慌突襲」,「恐慌突襲」指當人在安全及沒有外來誘因的情況下,突如其來出現緊張的症狀,包括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心冒汗、手震、心胸翳悶、肚痛肚瀉、手腳麻痺、時冷時熱,或頭痛等徵狀,似是身體警鐘誤鳴。而這些徵狀來得非常突然,通常在短短十分鐘內達到高峰點,以上情況其實是情緒病的一種——「驚恐症」。

驚恐症徵狀

曾經有一位驚恐症的病人隨時會有「恐慌突襲」,尤其在密閉的空間,例如在隧道內,有一次他駕車時迫於無奈需要使用隧道,但隧道內卻有塞車的情況,引發他的「恐慌突襲」,當時他非常害怕、無法呼吸及心跳加促,甚至要下車求助,去救護站休息。

警鐘誤鳴- 專欄- 醫道東周網【東周刊官方網站】
Photo By My Magazine

引起驚恐症的原因

驚恐症病發率為2-6%。男女病發率比例為12。第一次病發期通常會出現在青少年至30歲。「驚恐症」有多種原因,而遺傳是「驚恐症」主要的病因,超過三分一的驚恐症患者會有一位家庭成員亦患有此病。至於環境因素,則與童年時傷痛的經歷,以及父母本身的焦慮表現有關。

生理方面,醫學研究報告顯示,由於腦部所產生的血清素失衡,導致緊張的生理反應在不明原因及無法控制的情況下出現,錯誤的信號令患者誤以為生命有威脅,例如心跳加速誤認為有心臟病、呼吸急促為窒息,或誤以為自己情緒失控等。若以上情況惡性循環會使情緒惡化,情況嚴重至呼吸急速的話,會導致身體內的二氧化碳含量過低,而引起其他病徵,例如手腳及嘴唇有麻痺及針刺的感覺、頭暈眼花及頭痛。

治療驚恐症的方法

藥物及心理治療是有助於紓緩病徵及減低病發的風險。通過適當的治療,驚恐症病情是可以控制的。

藥物治療

驚恐症病發是由於腦內的血清素失衡,導致緊張的反應機制不能運作正常。因此醫生會使用調節大腦血清素的藥物以控制病情,病人的情況大約於四至六星期後會有所改善。

心理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是驚恐症主要的心理治療方法。心理治療的內容大約分兩大部份:

首先,讓病人對驚恐症有更多了解及認識,包括其成因及病發情況等,有助消除他們對病徵有負面的觀感及焦慮,以及對驚恐症的誤解。

然後,我們會教導病人在病徵出現時如何處理及面對生理上的不適,如肌肉放鬆的方法及呼吸的控制,以及處理對身體症狀的思想陷阱。此外,驚恐症的病人在面對身體不適反應的時候,容易會產生負面的假設,例如當患者心跳加速時,便會假設心臟出毛病、會負荷不了,甚至以為快將休克、窒息,以及將要死亡等後果。此時醫生會引導病人,為這些思想作出認知分析及重建,嘗試替自己的思想找證據等認知治療方法來處理。

精神科專科醫生 — 沈君豪

閱讀更多文章
https://drshamkh.medium.com/
https://drshamkwanho.wordpr
ess.com/ https://www.facebook.com/dr.shamkh https://medicalinspire.com/web/posts/author/adrian-sham/